放假经济学
这几天,有关“五四”青年节放假半天的说法,引来颇多争议。拨开青年年龄如何介定、假期能否落实等质疑,我们会发现,放假作为一项福利,总是很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
再过几天,我们就会迎来“瘦身”后的首个“五一”假期。回想当初有关“黄金周”存废的争议,犹在耳旁。当年“黄金周”长假制度的推出,被视为是拉动内需、促进消费,进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一大举措。但是,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却表明,长假制度并没有真的拉动内需、促进消费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指出:实施延长节日的做法仅仅是使旅游人数和消费更集中了,或者讲仅仅是旅游者按时间的重新排列组合,并没有“创造”出更多的旅游消费。事实是,绝大多数旅游者一年甚至几年才有一次旅游的实力。
2006年,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的研究也表明:从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间,实施黄金周的5月和10月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于其他月份而言,并不如设想的那样,出现了所谓消费的高峰。
而早在人类有长假制度,早在中国实行“黄金周”制度之前,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巴斯夏、庞巴维克等人的经济学理论,就已经对“放假经济学”的社会效果作出了深刻的洞察和解释。那就是,即使放长假能拉动内需、促进消费,那也不会刺激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增长。
因为人们可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。这方面的“内需”起来了,另一方面的“内需”就必定下去。一个人、一户家庭的钱,用来花在旅游、休假的开支上多了,那用在书籍、服装方面的开支就得减少。旅游行业受益、繁荣了,其他行业就可能受损、萎缩。
因此,要让经济增长,政府需要做的,恰恰不是鼓励人们花钱,而是要鼓励人们储蓄、投资和工作。有更多的资本被积累起来,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投入新的、回报率更高的商业活动中去,有更多的资本去雇佣人们用心工作,财富才会真的增长,国民经济也才能得到更好、更快的发展。
人们对长假制度的另一项误解,是认为我们能享受节假日,是政府规定的结果,因此政府增加节假日时间,能提高人们的福利。
实际上,人们有没有假期,休不休得起假,和政府规定无关。比如有的公司每年给员工提供十多天带薪年假,有的公司则一天都没有。这区别并非因为后者员工不想要休闲时间,并非后者老板没有良心,更不是因为政府部门关于节假日的规定不包括后者,而是后者所在行业、企业决定了,他们的休闲时间会比较少。
不同的行业、人才有不同的生产力,因此也就享有不同的假期。就像不同的人住得起不同的房子、不同的人坐得起不同的汽车一样。假如我们以为人们的假日来自政府规定,要政府发布硬性的休假规定,那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生活水平,反而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。就像有的人就是要天天干活才有饭吃的,但你强制要求他拿出一两天时间来闲着,那等待着他的,将不是幸福,而是饥饿。
- 《楚乔传》主题曲《望》(热门影视剧主题曲汇编九)
- 京物语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9)
- 若与君老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8)
- 滚滚红尘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7)
- 壮士篇(网剧《天局》片尾曲)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5)
- 潜别离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6)
- 吾名放浪歌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4)
- 从此樽前唯故里【剑三·双星】
- 袖石东海—《人间词话》收录曲(网络精彩歌曲推3)
- 素昧平生—《离人泪》武侠连续剧主题曲(网络精彩歌曲推荐2)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***(非变岸情商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